
-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9年
-
2008年
-
2007年
-
2006年
-
2005年
+
| 文章标题 |
作者 |
阅读 |
| 从市场失灵理论谈公益性地质工作的管理方式 |
徐广平 |
|
| 基于能值分析的中国资源利用现状及演变态势 |
范小杉1,高吉喜2 |
|
| 关于改善公益性野外地质工作人员生活待遇的建议 |
姚震1,罗晓玲1,李佳平2 |
|
| 论如何完善我国地质勘查行业管理运行机制 |
王永生1,2,王莉3 |
|
| 能源约束视野下吉林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
刘雁1,2,刘春艳1,3,李秀霞1,3 |
|
| 内蒙古地勘行业矿业权管理与经营探讨 |
陈曌1,肖荣阁1,段孝2 |
|
| 青海省实现找矿突破的思考 |
潘彤,王树林 |
|
| 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研究 |
刘平昌 |
|
| 探索新的地勘体制机制促进地勘工作健康发展 |
朱东晖,贺建委 |
|
| 浅议矿产资源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 |
李小军,浑宝炬 |
|
| 国有地勘单位应对勘查主体多元化的策略 |
郑洪涛1,2 |
|
|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初探 |
申文金,刘敏,刘伯恩 |
|
| 地勘单位全要素资本运营问题与对策 |
王峰1,2,赵燕3 |
|
|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初探 |
周薇薇1,周国新2 |
|
| 中国获取国际石油过程中的政治风险分析 |
夏佐铎1,成金华2,姚书振2 |
|
|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与经费核算关系分析研究 |
谢丽娟1,郑敏2,刘开江3 |
|
| 国外煤层气开采政策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
郑爱华1,2,冯晓云1,郑晓华1,许家林2,3 |
|
| 对小矿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
刘法宪1,贾朝蓉2 |
|
| 谈地勘单位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 |
刘子敬 |
|
| 我国流域管理体制的法律缺陷及其对策 |
黄霞1,胡中华2 |
|
| 论煤层气资源开发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
张凤麟 |
|
| 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
张兴,王凌云 |
|
|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实证分析 |
何传新 |
|
| 论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 |
龙著华 |
|
| 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评价研究 |
马争艳1 ,洪水峰2 |
|
| 回顾与反思-新中国土地征收制度变迁及立法完善 |
张成立 |
|
| 地勘单位如何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探讨 |
黄照阳 |
|
| 论地勘单位基础工作管理 |
崔文东1,孙恺2 |
|
| 采煤塌陷地复垦研究综述 |
王巧妮,陈新生,张智光 |
|
| 关于地质领域高层次人才成长与培养问题的思考 |
高鹏,孙显蔚,刘丽萍,唐晓璐 |
|
| 地勘单位事改企设立公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谷早,袁宗荣 |
|
|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管理的思维创新与规范运作 |
王小春 |
|
| 加拿大油砂资源状况和石油管线建设分析 |
邱海峻,任收麦 |
|
| 石油价格与储备的联动机制探索 |
余良晖,贾文龙,薛亚洲 |
|
| 青海省主要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分析 |
张军,陆智平,曾广文 |
|
X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