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场化是共同富裕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践逻辑交点。文章以义乌市宅基地改革为例,将其改革举措细分为有偿使用、有偿调剂、使用权抵押、有偿退出等方面,尽管每一项改革的供需对象、交易范围有限,但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显著,将宅基地使用从过去的无偿、无期限转变为分类、有期限、有偿使用,使政府、村集体、村民均有一定收益,产生了明显的共富效应。然而义乌的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格权认定困难、有偿使用标准制定困难、使用权抵押的认知片面,以及“集地券”退出宅基地模式难以复制等。建议在后续改革中,应针对问题统筹协调资格权认定,进一步细化有偿使用收费标准,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及其配套制度,同时联动开展“集地券”改革。
关键词:共同富裕;宅基地;市场化;改革;义乌市
中图分类号:F014.4;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995(2025)06-0064-09
DOI:10.19676/j.cnki.1672-6995.001035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成果“共同富裕背景下宅基地市场化改革的实践研究”(2024N161)
作者简介:钱泓澎(1991—),男,浙江省金华市人,义乌市委党校讲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