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采用Intensity Map模型(IM模型)构建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图谱,从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角度分析了广东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时空演变模式,为新时期耕地保护决策提供支撑。结果表明:①耕地在向建设用地转化过程中呈现系统倾向性特征,特别是工矿与交通运输用地以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的绝对转入强度从耕地获得转入;②耕地在向园地、林地和坑塘水面转化过程中呈现绝对倾向性特征,其中转为园地的经济收益比较效应突出;③广东省耕地流入过程中,以林地、草地为主,呈现倾向性特征;④广东省2005—2023年耕地空间变化整体呈现“全域快速减少→全域总量平衡→沿海区域减少→全域稳中有增”特征。建议持续强化耕地用途管制、耕地种粮补贴激励政策、耕地保护跨区域补偿等制度顶层设计,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推动广东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绝对强度;相对强度;耕地;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F301.24;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995(2024)12-0052-12
DOI:10.19676/j.cnki.1672-6995.000996
基金项目: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SZCG2020197889);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深圳市农业单元划定及管控导则编制与实施(SZDL2022000957)
作者简介:朱灵伟(1991—),男,甘肃省崇信县人,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规划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
通讯作者:钱竞(1983—),男,江西省新余市人,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土空间规划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E-mail:qianjing@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