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2021年 > 10期 > 正文

关于我国耕地“双非化”监管机制的探讨

【作者单位: 1.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北京 100035;2.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作者:付英1,2/侯克常1/董为红1/李亚茜1】 【预览:

摘要: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制止耕地“非农化”和防治粮田“非粮化”方面探索形成“五个机制”,即:耕地“非粮化”有序腾退机制、耕地保护“地长制”监管机制、占补平衡耕地后期管护产业化机制、解决种粮效益低下的一二三产业融合机制、耕地保护智能化监测监管平台快速反应机制。文章结合宁夏实际情况,剖析了耕地“非农化”、粮田“非粮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建立我国耕地“双非化”监管机制的政策建议:(1)尊重地理格局,设置防御底线,合理利用不同资源禀赋的耕地资源;(2)以省域为单元,推行党政同责和全域田长制,压实耕地保护的属地责任;(3)厘清职责边界,明确法律责任,构建部门协同监管体系;(4)优化调整,有序腾退,构建保障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新机制;(5)完善用途管制制度,创新占补平衡方式,制定管控新规则;(6)实行精准补贴,鼓励产业融合,提高种粮效益;(7)建立智能化监管平台,从虚拟量管理向实物量管理转变。

关键词:耕地保护;非农化;非粮化;监管机制

中图分类号F301.0;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995(2021)10-0004-08

DOI10.19676/j.cnki.1672-6995.000667

基金项目:耕地保护监管政策和机制研究(自然资源部)

作者简介:付英(1958—),男,吉林省农安县人,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原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自然资源管理研究工作。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X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