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英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1958年出生于山西太原,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现任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二级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文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及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劳动经济、资源经济与法律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科委、国土资源部等科研项目5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项,其中,作为主要贡献者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四等奖1项。公开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著作6部。曾赴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南非 、瑞士、冰岛等国考察。直接参与了国土资源部重大课题调研活动和数十项对策研究,以及法律的修改和一些部门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工作。

 

学术成果

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共48项

公开出版主要著作5部

公开发表论文120余篇,独著或第一作者80余篇

课题研究

1. 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研究(2014);

2. 中国矿产资源安全战略研究(2013);

3. 地质矿产领域标准体系健全完善和标准升级推广 (2013);

4. 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中国自然资源通典.矿产卷》(2012);

5.《国土资源经济综合研究》(2012);

6.《承德市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研究》,2012年获国土资源部规划二等奖;

7.《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业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2);

8.《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土地专项改革方案编制研究》(2011-2012);

9.《地质调查标准制修订》(2010-2012)(计划项目);

10.《国土资源经济基础理论与对策综合研究》(2010);

11.《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综合研究》(2010);

12.《国土资源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后评估计量模型研究》(2010);

13.《国家土地督察工作实践总结和机制建设研究》(2010);

14.《矿产资源战略研究》(2009-2010);

15.《我国铝土矿资源规划研究》(2009-2010);

16.《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制度评价研究》(2009);

17.《国土资源系统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研究》(2009);

18.《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改革研究》(2009);

19.《国土资源部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研究》(2007-2008);

20.《中国地质调查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研究》(2007-2008);

21.《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经济关系及法律制度设计研究》(2008);

22.《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体制机制研究》(2008);

23. 《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研究》(2006-2008);

24.《地质勘查单位智力投入补偿机制研究》(2007);

25.《矿产资源法规政策重点问题研究》(2006);

26.《中国土地征用制度研究》(2006);

27.《矿产资源法修改及配套法规建设研究》(2003-2005);

28.《青藏高原区域国土资源管理问题研究》(2003);

29.《我国矿产资源法律体系研究》(2001);

30.《中国矿业法制史研究》(2001);

31.《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2000);

32.《地勘单位职工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1998);

33.《地矿部门职工再就业及企业兼并破产研究》(1998);

34.《地勘单位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及再就业问题研究》(1998);

35.《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研究》(1998);

36.《地矿部门医疗保险社会化研究》(1997);

37.《社会养老统筹相关问题研究》(1997);

38.《地质勘查单位进入地方统筹补贴政策研究》(1997);

39.《地矿部门地勘单位和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研究》(1996);

40.《新形势下地矿部门养老保险模式及对策研究》(1995);

41.《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供求的影响》(1995);

42.《关于建立新型地勘单位的研究》(1994);

43.《地矿部门劳动保险制度改革研究》(1994);

44.《2000年地质队伍发展战略研究》(1993);

45.《地勘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研究报告》(1992);

46.《野外地质勘探队工资制度改革模式研究》(1992);

47.《地矿部门子女劳动就业情况及对策研究》(1992);

48. 《地矿部门地质队伍转产模式与多种经营周转金使用与管理问题研究》(1992);

49.《地矿部门地质科技队伍人才断层及对策研究》(1991);

50.《关于调整地质队伍结构问题的研究》(1990);

51.《地质勘查行业工资总额宏观调控与搞活地质勘查单位内部分配的研究》(1990)。

论文著作(第一作者)

1.《协调三线划定,建设美丽中国》《国土资源经济参考》 2017年第18期/《国土资源经济参考》 2016年第1期/中国国土资源报,2017年11月2日;

2.《新疆如何实现矿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年第9期;

3.《关于创立矿产资源法学的思考》《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年第8期;

4.《转型发展敦促市场取向的土地制度改革——皖江经济带的考察报告》《国土资源经济参考》 2016年第1期;

5.《关于加快推进矿产资源法修订工作的若干思考》《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5年第1期;

6.《加快矿产资源法修订步伐》 《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4年11月22日第3版;

7.《淅江义乌综改试验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与参考》 2014年9月25日;

8.《把兰州新区打造成资源开发的加工区》《人民日报》 2014年7月22日;

9.《村干部的三重角色及政策思考——基于征地补偿的考察》《清华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10.《采矿用地制度改革建议》(获2013年度国土资源部优秀调研报告)《调研与参考》2013年第40期/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12月28日;

11.《试论构建自然资源现代监管体系》《国土资源经济参考》2013年第19期/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12月2日;

12.《关于矿产资源法修订的几点思考》《国土资源经济参考》2013年第6期;

13.《经济学视角的中国地质灾害防治新机制研究》《管理现代化》2013年第1期(CSSCI);

14.《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模式分析——以天津为例》,第二届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议,2012.12(EI);

15.《让农民分享土地红利——试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国土资源经济参考》2012年第20期/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11月21日;

16.《中国节地技术政策大纲探讨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11期(CSSCI);

17.《权力视域下的土地补偿分配制度——对现行土地补偿费分配制度的社会学分析》,第二届能源与环境科学国际会议,2012.9(EI);

18.《关于分类推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思考》《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年第7期;

19.《安徽省地质找矿新机制调研报告》《国土资源经济参考》2012年第1期/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5月16日;

20.《两会期间部省联合百人大调研青海组调研报告》2012年4月获首届中央国家机关公文写作技能大赛(调研报告类)优秀奖;

21.《关于我国矿产勘查运行体制的若干思考》《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年第11期;

22.《西藏自治区甲玛铜多金属矿勘查开发情况调研报告》《国土资源经济参考》2011年第19期/获国土资源部2011年度优秀调研报告;

23.《湖南省郴州市有色金属矿山开发及其重金属污染情况调查》《国土资源经济参考》2011年第14期;

24.《论矿产资源资本资产一体化管理新机制》《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年第4期;

25.《我国“资源诅咒”问题的社会学解析》《资源与产业》2011年第2期;

26.《读懂“两面旗帜”的内涵》《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3月29日;

27.《省级矿业权市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国土资源经济参考》2010年第16期;

28.《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土地督查工作实践情况调研报告》《国土资源经济参考》2010年第14期;

29.《浅谈实施资源消耗速率零增长战略》《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7月2日;

30.《关于我国矿政管理深化改革的若干思考》《国土资源经济参考》2010年第8期;

31.《矿产资源战略研究组赴陕甘宁调研报告》《国土资源经济参考》2010年第2期;

32.《立法思想与实践的闪光》(访谈)《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9月24日;

33.《对“新机制”的点滴认识》《调研与参考》2009年31期;

34.《中国地矿行政管理30年》《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11月21日;

35.《关于开展国土资源政策法规执行效果评估的探讨》《国土资源经济参考》2008年第12期;

36.《科学发展需要战略意识》《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5月23日;

37.《利用好关税及相关经济政策,促进资源产品贸易结构升级》《国土资源经济参考》2007年第21期;

38.《关于国土资源管理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 年第 7 期;

39.《从物权法看矿产资源立法走向》《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4月19日;

40.《加强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2月5日;

41.《“以租代征”为何屡禁不止》《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3月23日;

42.《建立以权利金为核心的矿产资源使用付费制度》《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1月12日;

43.《构建现代矿业权有偿取得法律制度》《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11月17日;

44.《矿业权市场的运行机制—构建现代矿业权法律制度体系》《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9月15日;

45.《按照市场规则加快法制化进程—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46.《矿管秩序治理整顿中的法制缺失与立法建议》《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8月25日;

47.《七部委联手给楼市降温》《今日国土论坛》2005年 第7期;

48.《制度缺失下的权力寻租—土地领域职务犯罪及成因分析》《中国国土资源报》 2005年5月19日;

49.《推进国土资源政务公开,提高行政公信力》《中国国土资源报》 2005年5月19日;

50.《村官土地犯罪特点及成因剖析》《中国国土资源报》 2005年4月17日;

51.《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的四个关键环节》《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4月2日;

52.《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呼吁尽快立法》《中国国土资源报》 2005年3月31日;

53.《谈如何落实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国土资源经济参考》2004年第23期;

54.《动用经济手段——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初探》《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10月1日;

55.《树立全民资源忧患意识——土地管理的两条线》《光明日报》2001年6月25日;

56.《我国垃圾占地、污染水土问题亟待解决》《专报信息》(中办)2001年;

57.《对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形式的思考》《国土资源经济参考》2001年第3期;

58.《构建保护资源政策法律新框架》《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1年第1期;

59.《试论21世纪初中国的矿产资源战略》《资源.产业》2001年第1期;

60.《试论农地产权制度建设》《中国国土资源报》2000年10月30日;

61.《加拿大土地管理的基本特征及建议》《国土资源经济参考》2000年第7期;

62.《加拿大土地管理的基本情况》《国土资源经济参考》2000年第6期;

63.《专家点评:从“西部进军”到15个“发展级”》《光明日报》2000年3月20日;

64.《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发展问题及对策》《综合与摘报》(中办)2000年;

65.《也谈矿业城市问题》《中国国土资源报》2000年2月3日;

66.《无言的警示—从数字看自然资源保护》《中国国土资源报》1999年12月28日;

67.《21世纪谁将主宰世界—钟摆假说与地缘经济视角》《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1998;

68.《关于地勘队伍改革方案设想》《国土资源经济参考》1998年第12期;

69.《造大船、上大船、搭大船—对地矿部门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认识》《中国地质矿产报》1997年;

70.《试论股份制改造在地勘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地质技术经济管理》1997年第1期;

71.《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勘单位社会保险筹资模式选择问题》《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6年第3期;

72.《关于两类队伍“分体运行”的探讨》《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5年第4期;

73.《关于地勘单位养老保险纳入社会统筹的探讨》《地矿经济参考》1995年第2期;

74.《关于建立地勘单位经营者年薪制的思考》《地矿经济参考》1995年第1期;

75.《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是理顺企业产权关系的根本途径》《经济论坛》1994年增刊;

76.《关于地勘业工资体制改革问题的探讨》《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4年第6期;

77.《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地勘单位》《地矿经济参考》1994年第4期;

78.《关于地质行业与国民经济中有关行业工资关系的研究》《中国地质劳动》1994年第2期;

79.《经济的劳动供给:工作决策》《中国地质劳动》1994年第1期;

80.《劳动力折旧与工资决定论》《地质管理论丛》1993年第24辑;

81.《以股份制作为新机制的生长点,加快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地矿经济参考》1993年第5期;

82.《准固定劳动成本对需求的影响》《中国地质劳动》1993年第3期;

83.《劳动需求及其弹性》《中国地质劳动》1993年第2期;

84.《劳动市场概论》《中国地质劳动》1993年第1期;

85.《试论劳动力折旧问题》《中国地质劳动》1992年第4期;

86.《破三铁.转机制.交效益》《地矿经济参考》1992年第3期;

87.《关于四川、甘肃地矿局待业子女及安置情况的调查报告》《地矿政策调研》1992年第6期;

88.《论地质劳动奖酬标准》《地质管理论丛》1991年第21辑;

89.《队伍.政策.分配》《中国地质矿产报》1991年8月5日;

90.《地矿部门职工工资水平现状分析》《地矿经济参考》1991年第4期;

91.《试论地矿部门子女劳动就业问题及对策》《中国地质劳动》1991年第4期;

92.《对地勘单位工资分配问题的建议》《地质矿产经济信息》1990年第6期;

93.《论内部劳务市场》《华北地质经济管理通讯》1989年第1期;

94.《关于多矿种矿床按矿种分摊勘探费用的初探》《地质技术经济管理》1988年第4期。

出版著作

1.《征地补偿费分配制度:权利基础与实践逻辑——基于华北杨柳镇的调查》中国大地出版社,2017年3月;

2.《中国自然资源通典•矿产卷》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年11月(主编);

3.《矿产资源管理研究》地质出版社,2015年2月;

4.《矿产资源法修订理论研究与制度设计》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年;

5.《中国矿业法制史》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年;

6.《矿产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地震出版社,1994年。 

获奖情况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得者

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项,其中,作为主要贡献者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四等奖1项

独创理论

1.钟摆假说。

2.劳动力折旧理论。

 


 

X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