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贵在精准 攻坚重在务实

——勾勒精准扶贫“国土资源版本”

【信息来源: 】 【作者:张维宸】 【预览:

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新阶段。贫困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基础较为脆弱,区域间差异性和个体独特性较为明显,加上贫困人口的贫困结构复杂、致贫原因多样,使得继续靠常规扶贫模式已难以奏效,必须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进行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就是针对真正的贫困家庭和人口实施扶贫政策和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各种致贫因素,以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国土资源扶贫开发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自选动作”,实现目标精准、帮扶精准、资金精准、项目精准、管理精准和考核精准,真正做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确保扶贫工作不走样。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开展国土资源扶贫相关课题研究;通过扶贫开发 “自选动作”和“施工图”,构筑“五个一”精准扶贫运行体系。

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神要具体化、特色化、实践化,国土资源部门应有“自选动作”和“施工图”,勾勒精准扶贫的“国土资源版本”。也就是说,既要把中央精神作为一种遵循,落实好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加强顶层设计,畅通“开头一公里”;也要发挥部门的特色优势,创新精准扶贫的体制框架和政策框架,打通“最后一公里”。

总体来看,应从具体问题抓起,着力提高扶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每一项任务都有明确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时间表,让每一项政策措施都转化为可检验的实际效果,走出具有国土资源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当务之急是开展国土资源扶贫相关课题研究,着眼于为“十三五”国土资源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政策借鉴,为制定关于建立国土资源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意见提供范本,构筑包含一份名单(扶贫对象)、一张蓝图(扶贫规划)、一揽政策(帮扶政策)、一套制度(扶贫管理)、一摞账单(扶贫考核)的“五个一”精准扶贫运行体系。

依托档案数据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健全和完善贫困人口“进入—退出”扶贫开发机制,入户核查、动态调整档案数据,防止贫困进入、贫困持续以及再次返贫。

国土资源精准扶贫需要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解决“扶真贫”的问题。建议加快加强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识别和动态调整工作,收集整理地方政府提供的贫困对象档案。要依托国土资源大数据、“国土资源云”工程,对贫困人口经过筛选、评议、票决、公示后制定帮扶规划,同时要防止出现“富人戴帽,穷人落榜”等优亲厚友现象。

此外,要将贫困人口相关数据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建议健全和完善贫困人口“进入—退出”扶贫开发机制,充分发挥土地督察机构对录入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入户调查和动态调整,尽可能防止贫困进入、贫困持续以及再次返贫。

量身定制动态可比的精准脱贫规划

根据脱贫需求为贫困村和贫困户量身定做个性化的脱贫规划,同时基于市场规律构建“政府—市场”双导向扶贫开发机制。

建议以问题为导向,找准“穷根子”,以脱贫需求为贫困村和贫困户量身定做个性化的脱贫规划,形成动态的可比、可查、可考的图标化的精准规划图谱。在定制个性化脱贫规划中,既要进行顶层设计,又要进行末端治理;既不拖延误事,又不急于求成;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重点突出。

《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先保障扶贫开发用地需求。为此,要帮助贫困地区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满足扶贫开发用地需要,继续专项安排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订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增加扶贫规划章节。此外,要调查分析扶贫政策执行情况,找准扶贫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要基于市场规律构建“政府—市场”双导向扶贫开发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精准施策形成扶贫集聚效益

把推进扶贫开发与国家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结合起来,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形成建设用地集聚效益和耕地规模效益。

《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拓展和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贫困地区生态保护。”这从宏观层面上为国土资源扶贫开发精准施策指明了方向。为此,建议加快研究出台“十三五”时期国土资源扶贫开发优惠政策大纲,坚持把推进扶贫开发与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结合起来,加大贫困地区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形成建设用地集聚效益和耕地规模效益,为振兴村级集体经济、提高贫困户经济收入创造条件。

一是加大对农村特色产业的帮扶,水利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整治、循环农业发展等要优先安排贫困村。鼓励相邻村庄之间将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土地置换形式连片规模经营,通过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切实提高贫困村“造血”功能。

二是鼓励村级集体将符合规划、依法取得的经营性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参与项目开发与企业经营,实现建设用地开发效益最大化。在村庄迁并中,预先留出部分建设用地指标,用于迁建村发展二、三产业,拓展集体增收渠道。此外,鼓励企业投资建设移民安居小区,对参与的企业除享受各级扶贫搬迁补助政策外,易地扶贫搬迁置换出的土地指标全部用于搬迁企业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和用地及其他投资项目建设和用地。

三是通过集体投资、农民入股和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荒地、荒滩、荒山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和各种观光旅游休闲农业,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

四是发挥地勘单位找水优势,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地质大调查项目中,设立扶贫找水专项资金,努力解决贫困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

精准扶贫需要精准管理和精准实施

依托大数据平台构建精准管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和透明化扶贫运行机制,全面落实“一村一策、一户一方”基本扶贫方略。

过去推行的“大水漫灌”式扶贫在当时发挥了不错的效果,但已经不适应今天的扶贫。精准扶贫的过程更需要精准管理和精准实施,需要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实时反映帮扶情况,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同时,要引入大数据平台,建立即时监督信息系统。大数据时代,精准扶贫也要有“大数据”思维,充分利用大数据提升扶贫工作精确度。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借助不动产信息登记平台,也可以借助二维码识读设备、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扶贫开发与扶贫信息系统相链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构成智能化的扶贫精准管理空间信息数据库。通过分析统计贫困村、贫困户的相关信息,预测扶贫需求、预判扶贫问题,构建透明化扶贫运行机制,推进扶贫工作能力。

此外,全面落实“一村一策、一户一方”基本方略,需要综合运用激励奖补、风险分担等多种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引导贫困人口自力更生。

(张维宸国土资源报~05版~2016-05-19)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X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