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专题
党的二十大精神
十九届六中全会
党史学习教育
十九届五中全会
主题教育
学习十九大精神
党建活动
“两学一做”专题
更多>>

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谋划制度创新 开启矿产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新时代

【信息来源:综合利用技术处党支部 】 【作者:综合利用技术处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7-12-12】 【预览: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举世瞩目,关注度之高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报告。报告总结了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并加以提炼、制度化。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新矛盾的重大判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到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面向未来三十年,做了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的规划。十九大报告本质上是以巨大的国家赋能、顶层设计,聚焦于未来三十年的宏篇。展现出的观点、立场和政策,吸引了政商学界的广泛关注,都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导航。

报告三大板块,3.2万字,15个部分,时长3小时20分钟,分为总论、分论和专论三大板块。总论部分(引言和正文1-4部分)确立了“新时代”、“新矛盾”、“新思想”和“新征程”;分论部分(正文5-12部分)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港澳台问题、外交等8个方面;专论部分(13部分和结语)主要提出党建。

十九大报告在第一部分提出了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判断是: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视野、从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和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方位上,所做出的科学判断。做出这个重大政治判断,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考量。

矿产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作为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将肩负新的使命,步入新的时代。通过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对矿产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报告在描述经济发展战略时首先提到“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这一原则,并提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要求,可以体会到,矿产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将会更加倾向于矿产品质量、效率和综合效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内涵

报告阐述了这个“新时代”三个层面的意义和五个方面的定位。报告从三个层面阐述它的意义:从中华民族意义上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社会主义角度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也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我们的贡献;从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于新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都具有重大意义。

报告为新时代提出五点定位,其中包括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等。从五个方面的定位来看,这个时代的关键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富裕、民族复兴、世界舞台。由这个新判断可见,以建国100年的历程为长周期,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个阶段清晰相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要走向的,是一个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时代。

“新时代”的提法在肯定过去成绩的同时,突出了目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也是思想新理论推出的历史背景。

二、报告中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有了新的判断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时隔36年,报告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变了自1981年以来30多年来有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同时,报告也提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从历史来看,中央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说法,关系到未来的施政大方向。

1956年八大时,中央判断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所以要促进生产,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社会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将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启动了30多年改革开放。

之后历次党的代表大会,都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背书,以表明执政党中央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不动摇。比如五年前的十八大报告也做如下表述:“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由这一论述可以看出,至少在2012年之前,各项政策的核心都是在围绕解决这一主要矛盾进行,是毫无疑问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外交和国际领域,也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定位,潜心发展。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美好生活需要”,内涵放宽了,层次提高了,更多重视人的感受和人的发展,美好生活可以包括物质、文化还有蓝天白云的自然环境。

同时,十九大将“美丽”纳入国家现代化目标之中,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二)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判断的重大意义。第一,这一判断有助于党和国家更加全面分析和把握人民需要,这对于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各项需求,分析提出人民群众需要的时代特点和演变发展规律。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的历史性重大判断,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对制定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判断,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主要问题,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来看,要解决这一问题,只能通过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发展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断消除地区差距、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变。关于“新时代”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的关系也很重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正如这两个没有变,所以报告在正文第一部分强调指出,我们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一重大判断的延续,表明发展仍然是我国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通篇来看,十九大报告没有涉及数量目标,而是在多处明确表示:新阶段的发展重点已由量转向质。可以说,读懂主要矛盾,也就读懂了新时代。

三、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念的主要内涵。习近平在十九大开幕当天所作报告中,于第三部分正式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说法,并展开阐述了这一概念的大体框架和主要内涵。

习近平在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第三部分中表示,围绕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与此同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上述表述,具有很高的政治智慧。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在八个“明确”中: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四、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一)在十四条基本方略中,突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报告用相当的篇幅以十四条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十四条基本方略中,比较新的是第九、第十、第十三点。具体如下:(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4)坚持新发展理念;(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7.26讲话中,强调的三大任务—“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相一致,环保将成为影响宏观决策的重大变量);(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新型大国外交理念);(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此外,在十四条基本方略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随“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排在第二位,凸显人民利益核心地位。在这份事关中国未来数十年的宏观方略中,无论是出发点还是目标都落在“人民”二字上,改革和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政策的落脚点是以人为本、民生至上。

与十八大报告相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这一部分,是新增的一个部分,是十九大报告的重中之重。

(二)两个重要时期,确立“两步走”战略。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是一句政治口号,而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指引下,在十九大确定的一个具有明确行动纲领和宏伟战略部署的纲领。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的新任务。新任务包括两件事,一个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一,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第一个任务引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概念。这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成为未来三年的首要任务和中心任务,与这一目标相关的战略措施将得到国家大力支持。

第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报告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第二个任务引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的概念。综合来看,报告高瞻远瞩,事实上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跨度“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可分为三个目标、两个阶段、两步走,将“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进行了有机结合。

“三个目标”分别是:到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和“两步走”是指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奋斗十五年来安排。在综合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基础上,报告提出第一阶段,也就是第一个15年,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也就是第二个15年,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对这个“两步走”的定义,有三点值得关注:第一,它适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趋势,是完成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决策;第二,它是在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基础上,根据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得出的一个具有科学依据的科学结论;第三,它实际上又超越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在中国人“站起来”、“富起来”基础上,为“强起来”的目标设置了宏伟的行动纲领。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在把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到2035年,实际上是提前了15年,后面15年要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报告特别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心更加倾向于质量和效益

报告在描述经济发展战略时首先提到“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这一原则,对以往重视经济发展速度时期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进行了新的部署,并在后面的描述中采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法,体现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心更加倾向于质量和效益。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列为经济发展方略之首。报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新的论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被赋予新的生命力。第一,十九大论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涵义有所调整:“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被放在“三去一降一补”之前,前者是“主攻方向”,后者是为了“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这个表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一致的。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供给的数量和总量,而是供给体系的质量有待提高。

第二,报告明确展现了从“减法”思维转换到“加法”的思维。在“三去一降”之外,大口径的定义“补短板”,追求“新动能”的形成。补短板方面,报告中两次提到“补短板”,第一次是在实现二〇二〇目标的整体做法中,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方面。第二次是在阐述三去一降一补内涵中提到,没有详细解释。可见,报告中对于补短板的定义比较宽泛,并没有特指某一个方面的政策。

第三,制造业转型升级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制造业将在经济中持续占有重要地位,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成为经济整体新的增长点。

第四,实体经济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未来其他所谓“虚拟”经济将更多地从服务实体经济角度出发进行考虑。创新,不仅引领和助推各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本身也是一种供给。报告针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报告还多次提及创新的意义在于打造多方面“强国”,“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能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自主研发实际上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

六、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谋划矿业新时代矿产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管理制度创新

报告强调指出,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就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就矿业新时代而言,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在十九大指引下,做好“十三五”时期矿产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制度创新,是大势所趋,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X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