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进基层
科研人员进基层
位置: 首页 > 科研人员进基层 > 正文

广西蹲点日记之三:探访三〇一队 了解基层单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王志刚 朱义林 毛成栋 黄贤营】 【发布时间:2015-05-18】 【预览:

2015515 星期五 天气:雨

5月15日调研组一行按计划安排到广西三一〇核地质大队调研。上午,黄宏伟副局长带领调研组来到三一〇核地质大队的兴安基地管理处。该基地占地350余亩,在队本部搬迁至桂林市区之后,主要是部分离退休人员居住和作为部分岩心、地质资料的存放仓库。基地占地面积较大,交通便利,离县区仅十几公里,生态环境较好。

根据三一〇核地质大队的规划设计,该基地将通过引进社会资金,拟建成一家面向社会的中高端老年公寓式疗养基地。目前该规划还面临着诸多的政策层面和技术方面的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帮助解决。该规划的实施,将为三一〇和地质大队带来较大收益,能够为单位较好地解决职工收入较低、离退休人员部分费用、协解人员需求等一些问题。

下午,调研组来到三一〇核地质大队队部,与单位领导班子开展座谈。赵利国队长介绍了单位的基本情况:三一〇核地质大队组建于1956年,是全国组建较早的铀矿地质勘查队伍之一,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成功做出的重要贡献,曾荣获“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目前全队有职工1500人,其中离退休940人,在职560人,在职职工平均年龄已达47岁,人才队伍断层现象严重。三一〇核地质大队有2个综合地质勘查队和物化探分队、测绘分队、钻探分队等3个分队。三一〇核地质大队以“地勘主业做强、多种经营求实,队伍建设创优”为工作思路,经营收入年均达数亿元,为单位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在三一〇核地质大队改革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铀矿探矿权维护难、处置难、多种经营量大却效益低下、技术装备相对落后、财政拨款不足等问题。讨论到三一〇核地质大队改革定位,调研组认为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关键在于找准定位。赵队长提出考虑三一〇核地质大队的巨大找矿贡献,现在拥有大量的铀矿地质工作区域性资料及核工业地质队的特殊性,应将该队定位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同时承担保存广西核工业地质基础资料的公益职能。调研组建议地勘单位应及时与主管部门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关部门沟通交流,让相关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地勘单位特征,给出合理分类意见。座谈会还就产业发展路径、地勘单位发展思路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X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