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是解决生态保护修复资金来源单一、数量不足、渠道偏窄等问题的可行路径。文章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在总结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实践成效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对策。一是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健全问题,可采取确权登记明晰产权、开发培育生态产品、制定政策促进碳汇产品开发交易等,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二是针对投融资体系不完善问题,可采取深化银政企合作,推动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模式,设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等措施;三是针对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不到位问题,可通过设立工作领导小组和生态保护修复机构,建立生态产品交易服务平台,完善市场交易法律法规,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等举措,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四是针对市场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备问题,建议建立健全全流程的监管体系。
关键词:社会资本;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文明建设;贵州
中图分类号:S28;F301.2;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995(2024)08-0030-08
DOI:10.19676/j.cnki.1672-6995.001069
基金项目: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微波强化赤泥中稀土元素浸出的效应及机制研究”(黔科合基础-ZK[2023]一般232);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贵州石灰岩矿采矿迹地植物生态修复竹种筛选与应用示范研究”(黔科合支撑[2023]一般048);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黔中地区耕地提质改造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筑科合同[2023]6-2号)
作者简介:金桃(1988—),女(布依族),贵州省长顺县人,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工学硕士,主要从事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土地政策与环境等研究。
通讯作者:刘弢(1979—),男,贵州省贵阳市人,贵州省土地开发整治中心高级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土地经济与政策等研究。E-mail:331790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