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学术成果 > 经济研究 > 研究报告 > 正文

新型城镇化人地挂钩建设用地供需平衡研究

【信息来源:科技处 】 【发布时间:2021-04-06】

完成人员:秦 静 张 萌 吕 宾 石吉金 杨景胜南雪玲 厉 里 王 静

完成日期:2017年12月8日

成果简介: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土地服务保障工作,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用地保障水平,安徽省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简称人地挂钩)机制研究。

根据预测,安徽省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供给总规模为655.39万亩,黄山市最低,为20.9万亩,合肥市最高,为107.83万亩。根据农业转移人口趋势预测,全省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需求总规模为689.77万亩,黄山市最低,为20.27万亩,合肥市最高,为109.89万亩。全省的供需比平均为0.95,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其中:供需比小于1即供不应求的有合肥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铜陵市和安庆市,而六安市、宿州市、阜阳市、亳州市供需矛盾更为突出;供需比大于1即供过于求的城市有马鞍山市、芜湖市、池州市、黄山市;供需基本平衡的为宣城市。

在推进人地挂钩过程中,除了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无法满足农业人口转移落户的需求外,还面临以下四个难点:一是人地挂钩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关系不明确,二是农村建设用地未随人口同时转移至城镇,三是农村土地制度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户口迁出,四是短期内难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福利体系。

根据各市农业人口转移过程中城镇建设用地的供需对比情况和人地挂钩面临的主要难点,提出三方面政策建议。一是通过预配置挂钩指标、有偿调剂挂钩指标等措施实施人地挂钩,二是针对不同的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目标差别化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三是保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农业人口转移与户口迁出同步。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X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