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本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以资产组合配置释放自然资源综合效益

【信息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 【作者:沈悦 张君宇 方菲】 【发布时间:2025-09-26】 【预览:

◆利用资源多元整体配置促进“两山”转化、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以及资产融资经营难题等客观需求愈发紧迫

◆多地陆续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组合配置,逐步凝练形成“资源﹢资源”“资源﹢其他”的跨权能组合等多种典型组合范式

◆新时代亟须在实践中,总结凝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资产配置理论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沈悦 张君宇 方菲

近年来,利用资源多元整体配置促进“两山”转化、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以及资产融资经营难题等客观需求愈发紧迫。与此同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两统一”职责深度融合,为自然资源组合配置提供了实践土壤:在特定国土空间范围内将多门类自然资源资产(含多种类权利权能)整体配置给同一使用权人,充分释放“1﹢1>2”的资源整体效益和降本增效的配置系统效益,成为以资源经济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2023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关于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意见》等系列文件,聚焦自然资源组合供应的核心领域,从内涵界定、关键环节、规范实施等进行顶层设计,为地方实践探索提供了清晰指引与坚实保障。地方自然资源部门则积极落实相关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构建地方自然资源资产组合配置制度,保障资产组合配置工作落地实施。从江西、湖北、湖南到广东、浙江、河北、重庆,各地逐步凝练形成“资源﹢资源”“资源﹢其他”的跨权能组合,“国有﹢集体”的跨权属组合,省、市、县多层级审批的跨层级组合等多种典型组合范式。

以“算总账”破解信息壁垒,解决“组包难”问题。这主要是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模拟、信息平台等技术手段,摸清区域资产底数,合理核算“资本融资﹢资产经营”全周期运营效益。湖北省武汉市黄塘湖在资产清查基础上,通过“适宜性评价—配置方案—实施计划—供应方案”系统设计,构建“整备片区—配置单元—配置包”配置体系,精准定位组合方向,夯实储备基础。

以“协同作战”打破部门壁垒,化解跨权能矛盾。受不同要素条块管理体制机制影响,不同权能涉及的主管部门可能不同。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强化部门联动,首次采用“四权融合”组合模式,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经营权、水面旅游项目经营权、地热资源矿业权打包出让,整合自然资源、文旅等部门审批权限,首创“四权联审、一窗受理”机制。

以“改革集成”优化产权结构,疏通跨权属堵点。同一空间范围可能涉及国有、集体等多种产权主体。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充分发挥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等的叠加效应,组合供应“罗坪七里坑水资源﹢集体建设用地”。

以“分总分”出让形式,应对跨层级难点。不同自然资源类别,审批主体的行政层级通常有所不同。如“土地﹢矿产”组合往往涉及市、县和省级等多层级审批主体。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等地通过“分总分”方式,组合供应前和供应后可分别进行管理和审批流程实施,在供应阶段统一发布公告,统一交易平台和流程,出让给同一个经营主体。

以“统筹谋划”整合区域资源,克服跨区域障碍。自然资源资产跨区域组合涵盖跨行政辖区和跨空间形态组合等类型,需依托系统性统筹打破配置屏障。江西省九江市针对八里湖的6宗地,专门成立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价值转换中心,将此前因跨行政辖区无法统筹的碎片化、零散化湖泊资源整合利用,构建“土地﹢水域”组合权能,推动个体化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重点治理向协同治理转变。

以“需求牵引”促进供给协同,适配跨业态发展。能否引领和满足市场有效需求,是资产组合配置的关键。湖南省举行自然资源资产供应试点项目推介会,以文旅、乡村振兴、土地盘活利用等项目为主,先后推出36个项目,近期还打造了省级自然资源全要素市场平台,促进资产组合配置更为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以“化整为零”策略分散风险,强化守底线能力。武汉市在规划条件设定、配置方案、组合包供应实施方案、监管协议签订等全流程中,设置用途管控规则和正负面清单,合理设置资产包模块,明确风险分担机制,明晰监管责任义务,分散资产包运营中的市场、社会、生态等风险,增强资源组合配置的抗风险能力,保障配置过程稳定可控。湖南省益阳市建立全周期监管机制,依据“谁提出,谁负责”的原则,以主合同统揽、分协议定责的方式,压实部门监管责任。

用“政府﹢市场”联合经营模式,发挥“单一受让方”优势。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尝试“水﹢土地”组合权能配置,当地企业安诚城市投资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并成功竞得。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探索“平台公司摘牌、民营企业经营”的运营机制,由平台公司承担重资产,社会资本负责轻资产。

实践表明,自然资源资产组合配置既是我国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完善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考核监督制度,以及构建“一张图、一套数、一张表”管理体系的重要抓手,更是资源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新时代亟须在不断拓展创新的组合配置实践中,总结凝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资产配置理论体系,以科学指引资源配置新实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第一、第二作者单位: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第三作者单位:湖北省自然资源厅)

X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