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金萍)近日,由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和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组成的联合调研组,赴云南省寻甸县对乌蒙山片区扶贫国土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进行了实地调研。该项目是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实施两年多来,在探索提高乌蒙山片区土地利用效率、构建科学产业布局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可为其他集中连片特别困难地区土地利用分区及评价提供参考。
乌蒙山片区扶贫国土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主要针对乌蒙山片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土地利用低效、规划衔接不足等问题,围绕国土科技扶贫,开展扶贫国土开发整装技术成果综合应用示范。同时,结合寻甸扶贫点工作,开发解决乌蒙山片区国土开发综合评价、“五规合一”(产业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生态规划)、土地整治、信息服务的共性及关键技术,制定相应技术标准,探索总结适宜乌蒙山片区脱贫致富的国土科技扶贫的整装技术,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国土扶贫提供示范。
寻甸县作为云南省确定的第二批脱贫29个县区之一,贫困发生率为14.86%。国土科技扶贫紧扣“脱贫攻坚高质量,增收致富可持续”目标,以项目带动寻甸脱贫,“十二五”期间全县争取国土专项资金42983万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34个,建设规模16.87万亩,新增耕地4.2万亩。其中,补充耕地项目25个,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9个,建设高标准农田6.63万亩。在脱贫过程中,探索土地整治“三种模式”:试行委托代建模式、鼓励村集体自建模式、带动社会资金参建模式,通过土地整治和地灾治理工程项目,实现了“改变一片生态、培育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良好效果。
(中国国土资源报5月4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