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进基层
科研人员进基层
位置: 首页 > 科研人员进基层 > 正文

广西蹲点日记之十二:融入海洋大战略 定位公益做支撑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王志刚 毛成栋 黄贤营】 【发布时间:2015-05-26】 【预览:

2015524  星期日  天气:晴

今天调研组结束贵港的行程,前往北海。北海位于广西最南边,有着1600公里漫长的海岸线,同时也是“一带一路”规划的重要战略地。在北海,调研组、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厅地勘处潘文好副处长、地矿局经济发展处杨春处长等与北海水文工程矿产地质勘察研究院进行座谈,了解其分类改革及发展规划方面的情况。

北海院现有在岗职工165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46人,初级职称64人,平均年龄30多岁,是一个年轻有朝气的单位。北海院前身为广西北海地质矿产勘察公司,在2012年以前单位实行工勘+基地的管理模式,是一个经营比较困难的地质队。工勘一年收入在2000万左右,以水工环地质勘察、岩土工程勘察为主,勉强得以维持基地运转。

2013年以后,北海院将基地宾馆转租出去,开始全力打造海洋地质事业。首先从招聘人才做起,连续两年招进7-8个海洋地质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海洋事业的地质人才;然后购置海洋专用设备,广西地矿局很重视海洋地质工作,将北海院作为海洋地质工作的唯一地质技术单位,同时拨付1600万购买相应的设备。有了人才、设备,加上承担了2013年广西环境总站的海洋项目,北海院的海洋地质工作开始逐渐走上正轨,并于2014年获得国土资源部颁发的海洋地质调查乙级资质,为以后做大做强海洋地质工作打下基础。

谈到分类改革,北海院的江日光院长说,北海院要将海洋地质工作做大做强,强有力的支撑北海以及广西的海洋大战略。经过与省厅积极协商沟通,已初步同意北海院加挂广西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的牌子。谈到定位,江院长认为仅依靠工勘不可能进入公益类事业队伍,靠基地管理,也不可能。自治区编办考虑地矿局的特殊发展情况,将北海院划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但没有稳定的公益性定位的支撑,也不可能将单位良好运行下去。北海院只有紧靠海洋地质工作,进入公益一类才最有保障。潘处长透露,广西的海洋地质项目非常多,北海院只要能做好技术支撑,不用担心没有项目。

北海院已经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相比于广海局、青岛所等单位,北海院的设备比较薄弱、技术还是比较稚嫩,应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单位的业务联系,提高海洋地质工作的竞争力,打造成广西海洋地质工作的一张名片。

 

调研组与北海院进行座谈

X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