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本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俄能源战略东移,掀起亚洲国家投资热

【信息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 【作者:苏轶娜】 【发布时间:2017-03-25】 【预览:

俄罗斯与亚洲国家(主要指除中东国家、中亚五国以外其他亚洲国家)的油气资源合作由来已久,但远不及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合作程度。2010年,俄罗斯总统普京首次提出“战略东移”的外交政策,强调加强同亚太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安全联系。2014年,作为对美欧制裁的回应,俄罗斯出台《2035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草案)》,加快了能源战略东移的步伐。2015~2016年俄总理访问菲律宾、马来西亚、柬埔寨、中国等国期间,多次表达同亚洲国家进行能源合作的愿望。当前,油气供需总体宽松,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原油出口形势严峻,在平衡东西方的能源战略指导下,俄罗斯史无前例地面向亚洲国家大尺度开放国内油气开发市场,以拓宽能源发展的资金与技术渠道,补充本国趋紧的财政支出。

长期受油气资源短缺困扰的亚洲国家在俄罗斯积极信号的鼓舞下,投资俄油气上游项目的热忱高涨,进入俄罗斯油气开发市场的亚洲企业在最近几年内急速猛增。2000年以前,只有2家日本公司进入俄罗斯油气开发市场;2001~2012年的10多年时间里,新增7家能源公司参与俄罗斯油气上游项目;而2013~2016年短短3年多时间,新增7家能源公司加入到俄罗斯油气开发之列,新增数量相当于过去12年的总和。截至目前,越南、印度、日本、中国4个亚洲国家的16家能源公司正在参与26个俄罗斯油气上游项目。

获取俄油气优先进口权是亚洲国家积极投资的核心目的

投资俄罗斯油气开发市场的4个亚洲国家(越南、印度、日本、中国)当中,只有越南可以基本实现本国油气资源的自给自足,其他三国均为油气需求大国和油气净进口国。印度、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分别为80%、65%左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为41%、34%左右;日本的油气资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接近100%。

面对如此严峻的能源形势,各国政府大力支持本国能源公司放眼海外寻找资源。而作为亚洲近邻的俄罗斯,正好与这些油气资源短缺国家形成了资源互补。俄罗斯近年来在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奥伦堡州、秋明、加里宁格勒州大陆架等区域内5个大型油气田的新发现,进一步增加了俄罗斯油气资源储量,原油产量和天然气产量更是常年稳居世界前三位。因此,各亚洲国家的能源公司纷纷出资参与俄罗斯油气上游项目,旨在收获资源利润的同时获取投资区块所采资源的进口优先权,实现盈利与能源供应双丰收。这种举措相比于通过签订油气买卖合同进口能源的方式,战略眼光更高更远。

亚洲国家借用各自优势扩大与俄罗斯的油气上游项目合作

在平衡东西方的国家安全战略、出口市场东移的能源战略指引下,俄罗斯积极宣传并招商引资,欢迎亚洲各国深入了解其油气资源潜力,实现双方或多方油气合作共赢,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进军俄罗斯油气开发市场。

中、日、印、越四国在投资俄罗斯油气开发市场中抢得先机,但未来发展还要取决于各国如何凭借优势深化合作。未来,日俄油气上游项目合作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大陆架和日本海授权区块的联合勘探、开发;印俄油气合作重点为俄罗斯北极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及液化天然气供应项目;中俄油气上游项目合作的潜力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油气田联合开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越俄油气合作的优势在于合作历史悠久(始于苏联时期),经验丰富,合作机制完善,应对困难解决分歧的能力更为娴熟。日俄油气合作的优势在于大陆架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油气加工技术。俄罗斯大陆架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欠缺、油气加工技术陈旧,日本在此方面的技术世界领先,两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共同开发萨哈林项目,2009年又共同组建了俄罗斯首家液化气加工厂。

印俄油气合作优势在于印度市场的重要性。印度油气资源需求强劲,俄罗斯视印度为扩大俄罗斯油气出口、增加国际市场占有份额的重要潜力国,而印度则可以从俄罗斯油气上游项目中获取丰厚利润,双方各取所需,并计划在油气合作的基础上共同研究连接印俄的俄罗斯—里海—伊朗—印度油气管线的可行性。

中俄油气合作的优势在于资金与装备。受国际油价低位运行影响,俄罗斯油气出口收入大幅缩减,油气上游项目投资的资金来源严重不足,俄罗斯官方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欢迎中国加大投资力度,以分担技术研发及资源勘探风险。此外,中国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油气设备也逐渐被俄罗斯认同并接受,未来将被广泛应用在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项目中。

关于中国拓展俄罗斯油气开发市场的建议

中俄在油气合作方面存在很多契合点,但双方在股份比例分配、油气供应价格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中国企业进入俄罗斯油气资源勘探开采领域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与评判,避免因盲目跟风而导致资产白白流失。在国际油价低、俄罗斯卢布汇率下跌等情况下,中国企业应当认真考虑参与俄罗斯油气上游项目之后降本增效、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的可能性。

中俄油气合作,除了资源资产收购,还扩展至融资信贷、技术开发、装备制造、工程服务等领域。中国企业应当抓住欧美对俄罗斯实施能源技术制裁的时机,积极发挥中方企业在技术开发、成果转化、装备制造方面的优势,强化中俄能源装备合作,通过技术引进、标准认证、本地化组装等方式,实施“能源装备走出去”战略,扩大中国能源装备在俄罗斯市场的占有份额。

(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X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