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本院新闻 > 工作要闻 > 正文

经济研究院与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共同举办第二届资源热点问题研讨会

【信息来源:科技处 】 【作者:刘伯恩 张所续】 【发布时间:2019-04-02】 【预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为新时代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新自然资源管理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为深化自然资源理论研究,完善自然资源学科体系,助推自然资源管理精准施策,3月31日,经济研究院与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共同举办第二届资源热点问题研讨会,邀请国内自然资源研究与管理领域的50多家单位近百位专家学者和领导参会,重点围绕科学认知和管理实践等角度进行研讨。

张文驹研究员认为,新时代建立自然资源科学知识体系,需要先建立自然资源的科学分类,建议采取二维标准(来源和功能)建立自然资源的一级分类。在来源方面,以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原著中的名言“地球是财富之母”为指导,将当代人类能够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分别划入地球外部的四层空间——自下而上为岩石圈、水圈、大气圈、近地太空。在功能方面,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将开发利用的资源种类归并为四组——自然空间本身、自然物质、自然能、自然信息。这样划分,有利于深入研究自然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正确判断其在开发利用中的技术、经济与法理关系,为建立自然资源科学分类提供重要参考。

孙鸿烈院士回顾了自然资源学会成立的初衷,提出不忘“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提供决策咨询建议”的初心,开展综合性自然资源管理研究,研究特定区域内各类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和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相结合。自然资源部的组建,打破了“九龙治水”对资源管理的分散局面,使得精准施策和综合研究得以实施。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沈镭副理事长,以“中国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历程与学科定位”为题,总结回顾了学会在自然资源领域的研究历程、取得成效及自然资源综合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他认为自然资源安全在国家体系中的基础和保障地位没有变,自然资源综合研究要围绕资源保障与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时代要求,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自然资源关联研究与自然资源系统科学创建、生态系统权衡与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研究、自然资源分类管理研究与国土生态修复并重,系统开展自然资源学科定位研究,为自然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张新安院长做会议总结,并提出从三个层面,围绕自然资源领域重大的理论问题、基础问题、实践问题和战略问题等开展联合研究:一是从自然资源管理的一些最基础问题开展联合研究,从理论角度深入探讨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自然资源产权、自然资源经济、自然资源产业、国土空间、生态空间等的基本概念、边界,正本清源。二是从整体、联系、系统的角度开展联合研究,从学理、法理、管理到治理,深入研究自然资源的经济属性和经济关系、法律属性和法律关系、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以及自然资源与空间、生态、生产力布局等的关系。三是从自然资源管理、制度设计等方面开展联合研究,深入研究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探索自然资源与空间、自然资源与生态以及不同门类资源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关系,确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论的形成基础、实践平台与时代价值,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希望年轻学者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情怀,要有“勇立时代潮头,投身宏大实践,为人民做学问”的情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自然资源管理领域重大改革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来自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及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管理部门、事业单位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此次研讨会。




X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