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本院新闻 > 工作要闻 > 正文

环境室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系列标准制修订组织实施与研究工作

【信息来源:环境室 】 【作者:白雪华】 【发布时间:2017-12-28】 【预览: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约27万处隐患点分布在重大工程区、400多个城镇和上万个村庄,直接威胁和影响人口约8000万,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条件和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2013年经研院与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环境室承担了标准体系框架制定、标准制修订工作方案和申报指南编制、标准制修订培训、标准制修订管理制度研究起草、标准制修订工作推进对策研究以及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专家咨询、检查、审查、总结、反馈等组织实施等一系列工作,并负责牵头主编完成《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等五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标准。

环境室在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的部署指导下,通过广泛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和充分听取广大会员单位意见,制定了包括地质灾害防治调查评价、勘查、设计等十个方面115项标准规范的框架体系,其中11项列入国土资源部标准规范制订工作计划,104项由协会按照团体标准制定并发布试行。

截止到目前,由协会按照团体标准制定的104项标准已有73项完成了报批、审查工作。其中由经研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等17个单位牵头、76个单位近400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编制的《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等31项标准已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发布试行,涉及地质灾害调查、防治工程设计、评估预算标准、监测技术方法等范围,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代表性。《崩塌防治工程设计规范》等22项标准通过了专家审查,已报会长办公会审批,进入发布准备阶段。《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4项标准通过专家组审查,修改完善后将报会长办公会审批。《地面沉降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等16项标准已通过专家咨询,并报专家组审查。其余标准正在分批次的征求意见、审查、修改和完善,将于明年三月份之前全部发布试行。

环境室牵头主编的《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咨询评估预算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预算标准》已通过审批、贯标、培训、出版等工作,正式发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预算标准》、《地质灾害勘查预算标准》已通过专家咨询,进入审批程序。

通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系列标准制修订的组织实施和五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标准的编制,环境室全体科研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时也大大提高经研院在地质灾害防治行业领域的知名度,为建设生态文明、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X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