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地质矿产领域的成果交流、共同推动各方在矿业领域的务实合作,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主办、新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办的 “中亚区域地质矿产资源开发技术国际培训班”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式开班。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等6个国家科研院所的20多位学员共同参加培训。经研院副院长、地矿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陈先达先生作为受邀嘉宾,为培训班作“中国矿山开采实践”报告,分别就中国矿山概况、露天开采矿山及先进技术、地下开采矿山及先进技术、矿业发展展望等四方面内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与深入分析。讲座课件图文并茂、授课语言生动活泼、互动气氛活跃,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好评。

期间,经研院、地矿经济学会一行还参加了“中亚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研讨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4国代表分别对各自国家的矿产资源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介绍,热情欢迎中国矿山企业“走出去”,参与中亚区域内探矿、开矿与矿产加工国际合作。陈先达先生在会上作主题发言,结合经研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与中亚各国开展砂岩型铀矿、金矿、铝矿、铜矿等矿产资源开发合作的良好前景,引起了参会企业代表和外国嘉宾的共鸣。

此外,经研院、地矿经济学会一行还受邀出席正在乌鲁木齐市召开的“2017西北、华北地区省级矿业联合会(协会)工作经验交流会”。各联合会(协会)秘书长就各自地区矿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矿业联合会(协会)的深化改革、绿色矿山建设情况等内容作发言。陈先达先生强调了绿色矿山标准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绿色矿山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同与会代表探讨了矿山企业“走出去”实现矿业国际合作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经研院、地矿经济学会代表团的随行人员有资源室余良晖副主任、苏轶娜,综合利用技术处王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