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7日,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由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主持。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李佩成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雷涯邻副校长,国土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姜建军司长,发改委西部司秦玉才司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所魏后凯副所长,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封志明研究员等14名学术委员会参加会议,完全符合有关章程规定。
会上,姚华军院长致开幕词。他指出在部领导的支持下,实验室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发展方向、运行定位等方面还值得探讨。实验室主任付英做2012-2013年度重点实验室工作汇报。付英副院长说,在部科技司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实验室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依托经研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势,形成了有机的研究团队。2012-2013年实验室共承担课题30余项,公开发表SCI、SSCI论文11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8部,参与省部级以上对策建议50余项,司局级对策建议100余项。实验室固定人员参与的研究项目中,有6项课题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其中国土资源科技技术奖二等奖2项,矿产资源规划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培养博士后5名,博士生10名,硕士研究生多名,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21人次。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院长安海忠教授汇报了2012年开放课题研究进展,并且公布了实验室2013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学术委员会委员们踊跃发言,充分肯定了实验室2012-2013年的工作成绩,并对2013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和实验室下一步建设发表指导意见。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佩成院士指出要明确资源,环境及承载力概念内涵,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洪涛认为实验室应当进一步加强要素和产品建设,实现软课题硬贡献,软任务硬指标,软理论硬绩效,一般性研究向用户紧迫性需求,以及方法和体系方面等5个转变;开放课题选题适当集中,不宜分散。其他学术委员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应细化到项目,具体区域层次,甚至元素(碳,氮,磷),评价标准化研究。
秦玉才委员认为重点实验室成立一年多来,工作进展良好,成果丰富。他说,应该把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区域规划前置条件,加强国家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及承载力评价,规范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统一”与标准化工作。
国土资源部科技司何凯涛处长代表实验室主管部门发言,认为现阶段一方面重点实验室要深入研究《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抓住有利政策支撑,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的建设主体作用。
部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张辉旭副处长,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处舒思齐博士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学术委员、经研院贺冰清副院长,院长助理、科技处处长贾文龙,院长助理、规划所所长孟旭光,资源室副主任余良晖,标准化中心副主任申文金,矿业权技术处副主任史登峰,环境室副主任白雪华等实验室相关各部领导,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袁国华及实验室成员郑娟尔,贾立斌,王世虎,罗世兴,席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实验室相关部门负责人。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李佩成对研究方法和方向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洪涛主持并对实验室下一步建设提出建议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姜建军出席会议并对实验室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司长秦玉才发言

姚华军院长致开幕词并作了发言

学术委员会委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