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握2014年上半年的矿产资源形势,研究矿业市场新问题新动向的应对办法,根据形势分析工作机制,2014年7月4日,资源室在北京承办了“2014年上半年能源与其他重要矿产资源形势分析”研讨会。会议由国土资源部钟自然总工程师主持,部系统部分矿政管理事业单位和中国矿业联合会的有关专家作了主题发言,并主要取得以下共识:
一、2014年上半年,虽然发达经济体形势好转,但是新兴经济体压力较大,使得世界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经济继续处于缓慢复苏状态。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压力较大,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二、受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矿业进入了发展的“低谷期”。第一,需求方面,发达经济体对大宗矿产品需求不旺,新兴经济体对资源需求拉动作用也有所减弱;第二,供应方面,基本金属库存被消化,铁矿石创新高;第三,价格方面,原油价格高位震荡,铁矿石、煤炭价格下跌,其他基本金属波动较小(镍除外);第四,金融方面,固体矿产融资局面有所好转,但证券市场处于弱复苏状态;第五,勘查方面,勘查市场低迷,勘查活动指数(PAI)跌至历史最低,资源发现寥寥可数。
三、国内矿业持续调整变革,但仍是全球矿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需求方面,我国作为全球矿业主要推动者的地位没有发生改变;供应方面,我国主要矿产品产量增速放缓,进口量增加(镍、铝例外);(三)矿业权市场方面,圈而不探现象减少,以储量升级为目的的详查增多,西部地区矿业权市场活跃,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发挥;(四)金融方面,矿业公司市值缩水,债券市场发行额下滑,期货市场持续活跃;(五)市场主体方面,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企业并购规模大、矿种多,矿业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四、201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境外固体矿产投资项目56例,同比减少24.32%。境外投资的主要矿种煤炭、铁、金投资比重降低,铜的比重略有增加,矿种投资额序列依次为:铜、煤炭、金、铁。投资空间方面,境外投资在南部非洲、澳大利亚的比重增加,对美洲国际投资明显减少,其主要目的地排序依次为:南部非洲、澳大利亚以及东盟等地区。在立足于目前实体企业境外投资形势的基础上,预测“五矿模式”将更加普遍;跨行业企业将维持主导地位;企业国际化对资本市场利用将更加充分;南部非洲将维持主要目的地地位;部分工程类企业将退出资源领域。
院长姚华军、副院长贺冰清、资源室主任陈甲斌、余韵、王嫱参加了会议。其中,陈甲斌主任在会上作了《2014年上半年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形势分析》的主题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