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本院新闻 > 工作要闻 > 正文

付英副院长带队赴重庆、四川开展矿山“固废”综合利用调研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综合利用技术处 资源室】 【发布时间:2016-03-15】 【预览:

为落实部领导关于矿产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批示精神, 3月7日-11日,由部储量司、经研院、成都综合利用研究所有关人员组成调研组,赴重庆、四川两省开展矿山固体废弃物(废石、矸石、尾矿)综合利用调研。调研组听取了重庆市和四川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8个综合利用相关项目,与重庆天府矿业、攀钢矿业公司等20余家矿山公司进行了座谈交流。

调研中发现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一是矿山企业提前布局综合利用,提高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当前矿产品价格低迷、矿业形势严峻,部分产品单一的矿山已经关停,综合利用好的企业生存发展能力大幅提升。如攀枝花龙蟒矿业公司,通过钛的综合利用,弥补了其铁矿开发上的亏损,在2015年铁矿石价格大幅下降条件下,仍实现盈利。重庆松藻电力,在煤炭价格高位时实施选煤工程建设,当前形势下,满足了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稳定了市场份额。二是矿山企业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观念正在形成,对资源综合利用也进行了长期规划。如攀钢集团规划将马家田尾矿库内的尾矿再选回收。三是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是提高综合利用效益的根本。安宁铁钛公司运用高压辊磨机及配套工艺,实现“多碎少磨,提前抛尾”,降低入磨粒度,提高入选效率。四是地方相关产业政策配套综合利用效益可得更大发挥。太和铁矿综合利用项目利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2800万,配套1.6亿建成废石综合利用系统,将矿山废石按不同粒度分级利用,与地方政府严控河道采砂政策配合,成为西昌市建筑用砂(石)最大来源,经济环境效益显著。

“十二五”期间,我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然还存在着综合利用家底不清,规模效益不显著,政策落地难,部分企业等、靠思想突出等问题。为进一步拓展综合利用空间,矿山企业希望能够得到增值税、所得税等税费减免、专项资金奖励示范、临时用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部储量司黄学雄处长,综合利用技术处范继涛,资源室李瑞军参加了调研。

金鸡岩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

攀钢集团马家田尾矿库

实地考察龙蟒铁矿尾矿库

西昌太和铁矿废石综合利用

X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返回顶部